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镁业动态 > 阳泉市郊区耐火产业开始新一轮改革

阳泉市郊区耐火产业开始新一轮改革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08-07-04
  • 浏览量:739
【字体:
    最近,随着阳泉市华银耐火公司出资3555万元买断原市下白泉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一耐、二耐两厂的全部产权,郊区耐火产业新一轮的兼并重组、扩规上档拉开了序幕。这标志着郊区耐火产业进入一个新的战略调整期。 
    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郊区耐火工业,是支撑全区经济发展的第二大支柱产业。郊区自成立以来,历届区委、区政府都对耐火工业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到上世纪90年代,郊区的耐火工业形成了产业群体,产量一度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耐火工业在郊区的成长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郊区的耐火工业从最初只能生产耐火罐、粘土砖,发展到如今可生产铝质、高铝质、硅质、铝炭质、铝镁质等定型与不定型的各类耐火产品 6大系列2000多个品种,耐火厂家鼎盛时达到 150多家。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产权制度改革和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郊区对耐火产业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淘汰。对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耐火倒烟窑进行清理,彻底拆除了450座倒烟窑和83支烟囱。在白泉工业园区与窑沟、河底等生产小区建起了72条隧道窑和173座梭式窑,初步实现了耐火生产向绿色环保、清洁高效方面的转化。耐火工艺、装备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6年,郊区新一届区委、区政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面对全区耐火产业有群无势、有形无序的现实,认为新的形势要求郊区的耐火产业发展必须走联合重组、扩规上档之路,只有全区耐火产业形成集团式、规模化经营,其发展才有后劲与出路。经过广泛沦证,2007年8月,郊区出台了《关于振兴全区耐火工业的实施意见》,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全区将用5年时间在所有耐火企业中通过淘汰、限制落后工艺,择优扶持潜力企业,进一步优化企业结构和布局,做大做强耐火产业,并适时召开了振兴耐火工业动员大会,按照“政策引导、企业自愿、规模经营、优势互补”的原则,对耐火企业进行联姻配对、联合重组。此后,以市华银耐火材料公司为母公司,出巨资对已连续停产三年多的市下白泉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一耐、二耐两个厂买断全部产权,并联合牵牛镇耐火厂组建起新的集团有限公司。新集团公司的组建,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迅速得到壮大,起到了“船大行进稳抗风浪”的效应。此外,市丰泽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牵头,与杨家庄丰泽恒业耐火公司及下白泉永进耐火厂实现了联合;郊区通鑫耐火材料厂与市东辰、明鑫、亿达耐火材料公司实现了联合;由千亨耐火公司牵头,与千隆、贤亨耐火公司及信瑞商务投资公司组建起市恒冠集团公司;华岭耐火公司在与北京中钢集团、北京通达公司联合的基础上,出资140万元整体买断了后洼晋泉兴耐火厂,还租赁了东风耐火公司的一条耐火隧道窑。目前,郊区恒誉耐火公司与华耀、街上耐火公司,林里耐火公司与上白泉耐火公司的联合也在着手进行中。耐火工业新一轮的联合重组,将推动郊区耐火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大大提高全区耐火工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