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刊杂志 > 看石眼 辨端砚

看石眼 辨端砚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4-02-20
  • 浏览量:1112
【字体:
众多端砚石品中,因有一形态酷似兽禽之眼者,业界称之为“石眼”。其实,石眼并非端砚独有,如四川的苴却砚、河南的方城石均有石眼,国内的其他很多砚种也有石眼。但无论从石眼的多样性、观赏性还是从砚石本身的发墨性来看,其他砚种的石眼难望端砚之项背。所以,如今砚石界形成了一种“若提石眼,必有端砚”的现象。
 
眼分睛、体、晕
 
端砚石眼的结构可分为睛、体、晕三部分。“睛”又叫眼心,般为褐铁矿,多为黑色。“体”为石眼主体部分,色彩以黄、绿、白为主,有层层色圈。“晕”指眼体外的黑色晕圈,是眼体吸引大量赤铁矿微尘而成,故离眼体越远颜色越淡。
 
根据端砚石眼的不同形态以及色彩差别,人们又把它们与动物的眼睛相联系,形象地称之为“鸲鹆眼”、“八哥眼”、“雄鸡眼”、“凤眼”等。
 
虽然石眼样貌繁多,但还是有较为统的评价标准。首先是石眼越大越好。一般来说烟头大小的石眼比较常见,也有小如绿豆者,若能大如一角硬币,就很难得。其次是石眼越有神越好,眼要有神则需睛、体、晕三部分层次分明、色彩明朗。
 
根据“眼神”,端砚的石眼又分为活眼、病眼、泪眼、死眼。活眼指眼心清晰,砚体朗润,炯炯有神;病眼指眼心模糊,晕层不清,眼神恍惚,有疲乏病态;泪眼指眼形已破,如含泪欲滴;死眼指不见眼心,有眼无珠。
 
再次是石眼的眼体色环越多越好。因为色环越丰富石眼的观赏性就越强,如果达到五层以上就算是佳品,如能有十层以上,就是难得的珍品了。最后是石眼的色泽质感以绿如葱为佳,以灰黄为下,诸坑皆如是。如果石眼生得色泽白嫩,则称“象牙眼”,也是上品。
 
以眼断坑口
 
虽然端砚的石眼面貌无有雷同,品质也有高下之分,但同坑口的石眼往往有一定的共性。所以,石眼是鉴别坑口较为明显的参照。
 
在端砚的三大名坑中,老坑的石眼眼体最薄,外部黑色晕层最厚,且多为椭圆形,眼心有时会有可反光的金属点,颜色则以绿色为主,普遍质地滋润、品质上乘、特色鲜明。
 
麻子坑的石眼眼体是三大名坑中最厚的,外部黑色晕层也最薄,以椭圆形居多,偶有圆形。上品麻子坑的砚石石眼晕层丰富清晰,且有独特的黄色环状色圈,异常美观,为端砚石眼之精品。
 
另外,麻子坑中还有一种较大的绿斑,似眼非眼,有人称之青癞,算是勉强称为石眼,故为下品。
 
坑仔岩历来以多佳眼著称。在三大名坑中,坑仔岩所生石眼的眼体及外部黑色晕层的厚薄介于老坑及麻子坑之间,眼形多为正圆,且会十几枚、几十枚乃至上百枚集中出现,阵容壮观。
 
在三大名坑之外,梅花坑也是以石眼多而得名。但梅花坑砚石的石眼大小差别较大,多为椭圆形,色彩虽然很丰富但晕层较少、无透润感。白线岩砚石的石眼则普遍较大,色偏黄,眼心与眼形都不太规则。斧柯东坑口的砚石种类繁多,也多有石眼,虽偶有佳品,但整体而言其石眼的透润度不如三大名坑。
 
不能唯眼是从
 
好的石眼,其质本就灵秀清润,如雕砚者运用得当,无疑会让砚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然而,石眼终为装饰,不可一味求眼。
 
如今的砚石收藏圈中,因端砚的观赏性大于实用性等多方面原因,故而石眼备受重视,“追眼一族”队伍庞大,甚至发展到了不管石眼美观与否,只求数量、论个定价的极端情况。而这又对制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出现了“砚烘托眼”而非“眼点缀砚”的本末倒置的怪象,且趋势愈演愈烈,范围越来越广。
 
唯眼是从者,或为找眼,逼得将砚挖成千疮百孔、做成层层叠叠的高浮雕。此中高手虽可玲珑弄巧,砚品也颇显作者功力,但终沦为俗品,难登大雅之堂。
 
或为保眼,即便石眼高于砚堂,作砚者也特意保留,极大地降低了砚台磨墨的实用性。此举不但不美,反而有如头上脓包、脚上脓疮,让人反感。
 
还有的为保石眼,不论是佳眼还是瞎眼、死眼,统统保留。孰不知,佳眼可起到美化砚品的作用,而劣质眼则只会丑化砚作的最终审美价值,所以如若制砚者不分美丑、照单全收,自然是盲目可笑的,更是不可取的。
 
另外,若让唯眼是从的恶习任意肆虐、恶性循环,端砚收藏、制作之未来令人不无担忧。所以,在此笔者极力呼吁,石眼贵乎有神,贵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管是藏家还是作者都要以冷静的审美观来看待石眼,不要以盲目的热情去追求石眼,更不能忘记砚台“以用为本”的基本属性。
 
如今,因石眼名贵,各类造假便随之出现,其中较有技术含量的是镶眼,即将碎石上的石眼以各种方法移植、镶嵌到大料之上,借机抬高砚价。然而,两方砚台如果石质相近,一方为原生真眼,一方为镶眼,价值是有很大差别的。
 
就正本清源而言,虽然镶眼也是一种技术,但终有造假之嫌疑,资深藏家一般认为多有不取。所以,也提醒普通藏友或者端砚消费者,不要见到石眼就兴奋,尤其是一些位置生得恰到好处的石眼,更应先看清楚是原生真眼还是镶眼。
 
                                (来源:《中国收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