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后市或将温和上扬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4-01-13
- 浏览量:715
去年下半年,多晶硅产量可达到5万吨,较上半年增长60%,国内一线厂家已全部复产,产能利用率也基本满载。有分析认为,多晶硅市场的寒冬里已经透露出一丝暖意,后市或将持续温和上扬,实现反转。
首先,全球光伏安装量持续增长,多晶硅刚需稳定。据统计,2013年全球光伏安装量为35~36GW,比上年增长20%,其中我国组件产量约23GW,占全球总量的60%左右。2013年全球多晶硅产量达到25万吨,同比略有增长,其中我国多晶硅产量为8万吨。2014年,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政策持续利好和新兴市场快速兴起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市场仍将持续扩大。预计201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43GW,多晶硅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达到30万吨以上,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其中,除欧洲市场小幅萎缩外,中国、美国、日本、南美等市场均有望大幅提升。2014年,我国组件产量有望达到28GW,光伏装机总量也将进一步突破12GW,而国内多晶硅产量有望突破10万吨大关。
其次,国内光伏市场逐步启动,多晶硅产业整合渐进尾声。
光伏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行业、未来清洁能源最重要的方向,2013年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国家各部委从上网电价、补贴资金、并网管理等多个层面陆续出台10余项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去年12月,工信部公布了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名单,其中11家多晶硅企业入围,产业整合渐进尾声。
再次,工艺改进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增强。经过上一轮光伏危机,国内企业已经将目光放在更高的位置,从工艺、成本、质量方面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目前,国内几家大企业生产成本已经低于20美元/千克,个别厂家甚至达到16~17美元/千克,已基本具备与国际一线厂商竞争的实力。目前国内硅烷法多晶硅生产技术已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江苏中能、六九硅业、特变电工、乐电天威等企业在硅烷法工艺上均有创新进展,其中江苏中能硅烷流化床技术经过3年研发,千吨级硅烷流化床线中试成功。目前万吨级硅烷流化床项目正在建设,今年内投产,届时多晶硅生产成本可望降低到10美元/千克。
综上,有分析认为,经历两年的低潮期后,在终端市场的拉动下,国内多晶硅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中国镁质材料网 采编: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