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机械设备处于超负荷状态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2-03-23
- 浏览量:701
【字体: 大 中 小 】
据统计,1996年美国再制造产业涉及的8个工业领域中,专业化再制造公司超过73000个,生产46种主要再制造产品,年销售额超过530亿美元,接近1996年美国钢铁产业的年销售额560亿美元。其中汽车再制造是最大的再制造领域,公司总数为50538个,年销售总额365亿美元,占全部再制造业的68%.资料表明,美国2002年再制造产业的年产值为GDP的0.4%.我国2020年GDP预计达到40000亿美元,如果以美国2002年再制造的水平作为我国2020年目标,则再制造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60亿美元。
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循环再利用,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种大环境下,再制造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力抓手,同时也成为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标杆。
再制造活动在节约能源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新制造1台汽车的能耗是再制造的6倍,新制造1台汽车发动机的能耗是再制造的11倍,新制造1台汽车发电机的能耗是再制造的7倍,新制造1台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能耗是再制造的2倍。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介绍,我国工业行业每年因腐蚀、磨损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分别占到全年GDP的4.5%和5%,而发达国家两项加起来的损失在4.5%到5%之间,再制造业每年可为国家节约1550亿元。再制造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能达到甚至超过新品,而其成本仅为新品的1/4,节能达到60%以上,节材超过70%,最大限度地挖掘制造业产品的潜在价值,可让能源资源接近零浪费,可为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
再制造具有潜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机器中各部件的使用寿命不相等,而且每个零部件的各工作表面的使用寿命也不相等,这就为再制造的实施提供了需求条件。
一部机器、一个零部件制造时的成本,由原材料成本、制造劳动力成本、能源消耗成本和设备工具损耗成本构成。其中,后三项成本称为相对于原材料成本的成品附加值。以汽车发动机为例,原材料的价值只占到15%,而成品附加值却高达85%。罗百辉表示,再制造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通过再制造技术可以花费较小的成本延长产品的寿命,创造较大的经济价值,而成本实际上不到原来的50%。在现代社会中,保护环境也被纳入到发展经济的成本中,各个国家都努力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然而,再制造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制约因素如下:
1、国内工程机械再制造缺乏统一的标准,致使再制造产品的质量缺乏衡量标准;
2、设备的有效回收难以实现,我国目前还没有开放废旧零部件自由流通市场,正规的再制造企业获得旧件很困难;
3、国家相关的扶持政策不够完善,例如税收政策;
4、国内用户的消费观念,对于再制造产品的接受程度远远低于新产品。
而再制造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而且具有保护环境的效果,这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财富。
例如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可以减少原始矿藏开采、提炼以及新产品制造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能够极大地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美国环境保护局估计,如果美国汽车回收业的成果能被充分利用,对大气污染水平将比目前降低85%,水污染处理量将比目前减少76%.每年全世界仅再制造业节省的材料就达到1400万吨,节省的能量相当于8个中等规模核电厂的年发电量。这充分说明了对废旧产品进行再制造可减少资源的开采,减轻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紧缩的压力,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目前环境问题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污染日益恶化,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缩减,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再制造正好契合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可以说,再制造工程已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制造中潜在的巨大价值不仅是能为企业、国家创造丰厚的利润,不仅是体现宏观的环境保护方针,而且也在无形中彰显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
首先,再制造可以给相关需求方提供更为廉价可靠的商品,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由于再制造充分提取了蕴含在产品中的附加值,在产品销售时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如再制造发动机,其质量、使用寿命达到或超过新品,并有完善的售后服务,而价格仅为新机的50%左右,可供不同收入阶层和关心环保的人士选用。在以色列,一架废旧波音747的回收价格大概在200万美元,但以色列将废旧客机再制造成货运飞机,售价达到8000万美元,而新的货运飞机售价则为1.3亿美元。
其次,随着再制造的发展,将可兴起一批新兴产业,从而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美国的再制造业到2005年安排就业100万人,我国2020年如达到美国2005年水平,则创造就业将超过100万人。美国的研究表明,再制造、再循环产业每100个人员就业,采矿业和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理业将失去13个人员就业。两者相比,可以看出再制造、再循环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远大于其减少的就业机会。
最后,如果再制造的理念被多数人知晓和认可,如果我们的企业使用再制造生产的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并能够推广使用,那么整个社会将进入再制造的时代,这将会是整个制造业的跨越,也是整个社会的跨越。
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造,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将再制造作为重点领域。
2008年国家发改委首先选择汽车零部件产业开展再制造试点,当时选定了一汽、奇瑞、江淮等共11家企业作为试点。经过二三年的探索,在汽车零部件 这个领域应还是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2009年1月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将再制造纳入法制化轨道。
2009年工程机械、矿山机械、铁路、机床等行业的33家企业和2个产业集聚区作为试验单位,开始全方位探索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2011年9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深化再制造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扩大再制造产品种类和范围,并加大支持力度。
目前,《再制造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的研究编制工作已经被提上日程。工程机械再制造产品比新产品的制造节能60%,平均有70%的部件都是可以被再利用的,在制造过程中可以节省80%以上的能源消耗,价格平均只有新产品的30%-40%,成本实际上不到原来的50%.
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工程机械赫然出现在汽车零部件 机床等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行列。去年颁布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中也明确指出,国家将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这次的《目录》正是这一系列政策的延续。
据了解,在编制《目录》的同时,发改委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此前一直存在一个争议,如果再制造产品被归属为旧品回收,就将没有增值税发票,这就意味着再制造产品不能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也不能减免再制造企业增值税,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阻碍。此番承诺让企业打消了缺乏税收支持的顾虑。
其次是节能减排政策的引导。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国要达到这一减排目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也正是这样的硬性约束指标,使得再制造概念逐渐走俏于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
此外,国家一直在限制二手进口挖掘机等产品,其中一个理由是这些旧产品存在太多的安全隐患、维修困难,并将冲击新产品的市场销售。而随着再制造业务的逐渐兴起,可以发现,这项政策无形中为再制造产品扫清了市场障碍。再制造产品和二手产品的低价格都是吸引用户的优势所在,二手产品的这个优势如果被有效移植到再制造产品上,将提供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循环再利用,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种大环境下,再制造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力抓手,同时也成为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标杆。
再制造活动在节约能源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新制造1台汽车的能耗是再制造的6倍,新制造1台汽车发动机的能耗是再制造的11倍,新制造1台汽车发电机的能耗是再制造的7倍,新制造1台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能耗是再制造的2倍。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介绍,我国工业行业每年因腐蚀、磨损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分别占到全年GDP的4.5%和5%,而发达国家两项加起来的损失在4.5%到5%之间,再制造业每年可为国家节约1550亿元。再制造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能达到甚至超过新品,而其成本仅为新品的1/4,节能达到60%以上,节材超过70%,最大限度地挖掘制造业产品的潜在价值,可让能源资源接近零浪费,可为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
再制造具有潜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机器中各部件的使用寿命不相等,而且每个零部件的各工作表面的使用寿命也不相等,这就为再制造的实施提供了需求条件。
一部机器、一个零部件制造时的成本,由原材料成本、制造劳动力成本、能源消耗成本和设备工具损耗成本构成。其中,后三项成本称为相对于原材料成本的成品附加值。以汽车发动机为例,原材料的价值只占到15%,而成品附加值却高达85%。罗百辉表示,再制造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通过再制造技术可以花费较小的成本延长产品的寿命,创造较大的经济价值,而成本实际上不到原来的50%。在现代社会中,保护环境也被纳入到发展经济的成本中,各个国家都努力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然而,再制造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制约因素如下:
1、国内工程机械再制造缺乏统一的标准,致使再制造产品的质量缺乏衡量标准;
2、设备的有效回收难以实现,我国目前还没有开放废旧零部件自由流通市场,正规的再制造企业获得旧件很困难;
3、国家相关的扶持政策不够完善,例如税收政策;
4、国内用户的消费观念,对于再制造产品的接受程度远远低于新产品。
而再制造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而且具有保护环境的效果,这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财富。
例如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可以减少原始矿藏开采、提炼以及新产品制造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能够极大地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美国环境保护局估计,如果美国汽车回收业的成果能被充分利用,对大气污染水平将比目前降低85%,水污染处理量将比目前减少76%.每年全世界仅再制造业节省的材料就达到1400万吨,节省的能量相当于8个中等规模核电厂的年发电量。这充分说明了对废旧产品进行再制造可减少资源的开采,减轻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紧缩的压力,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目前环境问题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污染日益恶化,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缩减,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再制造正好契合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可以说,再制造工程已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制造中潜在的巨大价值不仅是能为企业、国家创造丰厚的利润,不仅是体现宏观的环境保护方针,而且也在无形中彰显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
首先,再制造可以给相关需求方提供更为廉价可靠的商品,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由于再制造充分提取了蕴含在产品中的附加值,在产品销售时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如再制造发动机,其质量、使用寿命达到或超过新品,并有完善的售后服务,而价格仅为新机的50%左右,可供不同收入阶层和关心环保的人士选用。在以色列,一架废旧波音747的回收价格大概在200万美元,但以色列将废旧客机再制造成货运飞机,售价达到8000万美元,而新的货运飞机售价则为1.3亿美元。
其次,随着再制造的发展,将可兴起一批新兴产业,从而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美国的再制造业到2005年安排就业100万人,我国2020年如达到美国2005年水平,则创造就业将超过100万人。美国的研究表明,再制造、再循环产业每100个人员就业,采矿业和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理业将失去13个人员就业。两者相比,可以看出再制造、再循环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远大于其减少的就业机会。
最后,如果再制造的理念被多数人知晓和认可,如果我们的企业使用再制造生产的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并能够推广使用,那么整个社会将进入再制造的时代,这将会是整个制造业的跨越,也是整个社会的跨越。
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造,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将再制造作为重点领域。
2008年国家发改委首先选择汽车零部件产业开展再制造试点,当时选定了一汽、奇瑞、江淮等共11家企业作为试点。经过二三年的探索,在汽车零部件 这个领域应还是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2009年1月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将再制造纳入法制化轨道。
2009年工程机械、矿山机械、铁路、机床等行业的33家企业和2个产业集聚区作为试验单位,开始全方位探索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2011年9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深化再制造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扩大再制造产品种类和范围,并加大支持力度。
目前,《再制造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的研究编制工作已经被提上日程。工程机械再制造产品比新产品的制造节能60%,平均有70%的部件都是可以被再利用的,在制造过程中可以节省80%以上的能源消耗,价格平均只有新产品的30%-40%,成本实际上不到原来的50%.
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工程机械赫然出现在汽车零部件 机床等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行列。去年颁布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中也明确指出,国家将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这次的《目录》正是这一系列政策的延续。
据了解,在编制《目录》的同时,发改委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此前一直存在一个争议,如果再制造产品被归属为旧品回收,就将没有增值税发票,这就意味着再制造产品不能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也不能减免再制造企业增值税,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阻碍。此番承诺让企业打消了缺乏税收支持的顾虑。
其次是节能减排政策的引导。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国要达到这一减排目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也正是这样的硬性约束指标,使得再制造概念逐渐走俏于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
此外,国家一直在限制二手进口挖掘机等产品,其中一个理由是这些旧产品存在太多的安全隐患、维修困难,并将冲击新产品的市场销售。而随着再制造业务的逐渐兴起,可以发现,这项政策无形中为再制造产品扫清了市场障碍。再制造产品和二手产品的低价格都是吸引用户的优势所在,二手产品的这个优势如果被有效移植到再制造产品上,将提供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